中國城市報
作為廣東省土地面積倒數第二的城市,當面臨建設用地接近“天花板”時,盤活存量土地成為中山市破解用地瓶頸的主旋律。
日前,在中山市土地管理工作會上,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焦蘭生強調,中山必須深入推進“三舊”改造和城市更新,充分利用閑置廠房,促進產業轉型和產城融合。
舊廠房變身商業中心
從中山北站出發,穿過中心城區前往眾創金融街的路上,可以看到多處正在進行的“三舊”改造項目。
在盛景尚峰金融商務中心內,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一縷陽光打在寫字樓的玻璃上,折射出五彩光芒。這是中山享負盛名的“銀行一條街”,如今進駐企業已達到300多傢。
誰曾料想,10年前,這裡還是三傢印刷廠。改造前,該片區總建築面積6.3萬平方米,由於從事低端的制造加工業,該片區產出低、危害大、污染嚴重。
從2007年報建後,盛景尚峰金融商務中心項目便被列入廣東省和中山市重點建設項目、全省服務業集聚區試點,成為利用“三舊”改造發展現代服務業的一個典范。
事實上,中山城區目前多個大型商業綜合體均是由舊廠房改造而成。位於興中道與孫文路交界處的金鷹廣場,也是其中一例。
這座商業中心,在上世紀90年代,曾是紅遍大江南北的威力洗衣機廠。項目對面的“威力村”仍保留著以往的模樣。
這些“三舊”改造項目不僅是中山城市建設頗具代表性的成果,也直觀反映瞭中山市產業結構的有序調整。
經過不懈的努力,中山市在“三舊”改造項目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2016年,中山完成“三舊”改造項目44個,土地面積1328畝,新增實施“三舊”改造項目62個,土地面積1864畝,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年度任務。
老區連片開發助項目“羽化成蝶”
在已成熟的老城區中進行“三舊”改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為中山市歷史悠久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石岐區趟出瞭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子。
早在2009年初,石岐區就提出建設“三舊”綜合改造試驗區的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當年5月,市政府正式批準石岐區設立“三舊”綜合改造示范區,並納入全市市鎮(區)共建服務業集聚區。
多年以來,“三舊”改造的號角在石岐區吹得越來越響。
今年,石岐區在過去的成績之上,又謀劃將星星點點狀的項目“串起”,進行連線改造和連片改造,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工作。
在青溪路沿江片區,從康華橋底至興中廣場約3.5公裡的沿江線上,分佈瞭12個項目,占地面積共約660畝,其中近八成項目有改造意向。
據介紹,青溪路沿江片區改造初見成效後,將與“一河兩岸”景觀、沙咀主題公園、岐江公園形成良好互動,逐步發展為集商業、居住、娛樂、生態為一體的舒適生活區。
石岐區黨工委副書記徐成彬表示,有信心通過“三舊”改造,實現石岐區城市有機更新,既保持舊城風貌、凸顯石岐特色、彰顯歷史韻味,又能實現產業轉型、提升居住品質、迸發城市活力,徹底改變老城區給人的房屋密集、道路狹窄、景觀單一的舊印象。
新城打造城市新客廳
焦蘭生強調,土地是生存之本、發展之基、生態之要,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必須把土地管理列為‘頭號工程’、破解土地管理領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
對於開發強度已近極限的中心城區而言,位於中心城區東北部,橫跨石岐區、港口、東區、火炬區,面積達19平方公裡的岐江新城,是未來中山城市發展的主力軍。
多年來,總部經濟、產城融合、理想城市這些概念都與岐江新城緊密相連。
時光追溯到2012年,中山就針對岐江新城片區提出相關規劃。
今年6月《中山市岐江新城發展概念公眾參與報告》出爐,這意味著岐江新城將作為中山“強心”戰略和中心組團發展的抓手,被打造成為集文化、生態、智慧、宜居於一體的都市新中心和城市新客廳。
目前,該區域內4個鎮區、11個社區建設用地總面積約11269畝,已經對面積達8608畝土地實現摸底調查,覆蓋率達76.4%。按照規劃,岐江新城將按照“精明開發”理念,實現城市空間、城市功能智慧佈局。
未來,岐江新城將嘗試把中心商務區、百貨商圈及文化場館、軌道交通、車站、部分市政道路、商圈店鋪放在地下,把地面留給綠化和行人,形成有機的相隔、相鄰、相聚關系,促成工業、服務業、住宅、公共設施的科學佈局。
“岐江新城將站在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建設高度,打造成彰顯中山特色、嶺南風格、時代氣息的新地標。”這是中山市副市長、中心組團管委會主任高瑞生對岐江新城的期待。在他看來,岐江新城資源條件、地理區位得天獨厚,是中山城市新客廳的最優選擇。
SourcePh" >
作為廣東省土地面積倒數第二的城市,當面臨建設用地接近“天花板”時,盤活存量土地成為中山市破解用地瓶頸的主旋律。
日前,在中山市土地管理工作會上,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焦蘭生強調,中山必須深入推進“三舊”改造和城市更新,充分利用閑置廠房,促進產業轉型和產城融合。
舊廠房變身商業中心
從中山北站出發,穿過中心城區前往眾創金融街的路上,可以看到多處正各軍營單位抽肥在進行的“三舊”改造項目。
在盛景尚峰金融商務中心內,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一縷陽光打在寫字樓的玻璃上,折射出五彩光芒。這是中山享負盛名的“銀行一條街”,如今進駐企業已達到300多傢。
誰曾料想,10年前,這裡還是三傢印刷廠。改造前,該片區總建築面積6.3萬平方米,由於從事低端的制造加工業,該片區產出低、危害大、污染嚴重。
從2007年報建後,盛景尚峰金融商務中心項目便被列入廣東省和中山市重點建設項目、全省服務業集聚區試點,成為利用“三舊”改造發展現代服務業的一個典范。
事實上,中山城區目台中清化糞池推薦前多個大型商業綜合體均是由舊廠房改造而成。位於興中道與孫文路交界處的金鷹廣場,也是其中一例。
這座商業中心,在上世紀90年代,曾是紅遍大江南北的威力洗衣機廠。項目對面的“威力村”仍保留著以往的模樣。
這些“三舊”改造項目不僅是中山城市建設頗具代表性的成果,也直觀反映瞭中山市產業結構的有序調整。
經過不懈的努力,中山市在“三舊”改造項目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2016年,中山完成“三舊”改造項目44個,土地面積1328畝,新增實施“三舊”改造項目62個,土地面積1864畝,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年度任務。
老區連片開發助項目“羽化成蝶”
在已成熟的老城區中進行“三舊”改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為中山市歷史悠久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石岐區趟出瞭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子。
早在2009年初,石岐區就提出建設“三舊”綜合改造試驗區的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當年5月,市政府正式批準石岐區設立“三舊”綜合改造示范區,並納入全市市鎮(區)共建服務業集聚區。
多年以來,“三舊”改造的號角在石岐區吹得越來越響。
今年,石岐區在過去的成績之上,又謀劃將星星點點狀的項目“串起”,進行連線改造和連片改造,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工作。
在青溪路沿江片區,從康華橋底至興中廣場約3.5公裡的沿江線上,分佈瞭12個項目,占地面積共約660畝,其中近八成項目有改造意向。
據介紹,青溪路沿江片區改造初見成效後,將與“一河兩岸”景觀、沙咀主題公園、岐江公園形成良好互動,逐步發展為集商業、居住、娛樂、生態為一體的舒適生活區。
石岐區黨工委副書記徐成彬表示,有信心通過“三舊”改造,實現石岐區城市有機更新,既保持舊城風貌、凸顯石岐特色、彰顯歷史韻味,又能實現產業轉型、提升居住品質、迸發城市活力,徹底改變老城區給人的房屋密集、道路狹窄、景觀單一的舊印象。
新城打造城市新客廳
焦蘭生強調,土地是生存之本、發展之基、生態之要,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必須把土地管理列為‘頭號工程’、破解土地管理領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
對於開發強度已近極限的中心城區而言,位於中心城區東北部,橫跨石岐區、港口、東區、火炬區,面積達19平方公裡的岐江新城,是未來中山城市發展的主力軍。
多年來,總部經濟、產城融合、理想城市這些概念都與岐江新城緊密相連。
時光追溯到2012年,中山就針對岐江新城片區提出相關規劃。
今年6月《中山市岐江新城發展概念公眾參與報告》出爐,這意味著岐江新城將作為中山“強心”戰略和中心組團發展的抓手,被打造成為集文化、生態、智慧、宜居於一體的都市新中心和城市新客廳。
目前,該區域內4個鎮區、11個社區建設用地總面積約11269畝,已經對面積達8608畝土地實現摸底調查,覆蓋率達76.4%。按照規劃,岐江新城將按照“精明開發”理念,實現城市空間、城市功能智慧佈局。
未來,岐江新城將嘗試把中心商務區、百貨商圈及文化場館、軌道交通、車站、部分市政道路、商圈店鋪放在地下,把地面留給綠化和行人,形成有機的相隔、相鄰、相聚關系,促成工業、服務業、住宅、公共設台中通馬桶價格施的科學佈局。
“岐江新城將站在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建設高度,打造成彰顯中山特色、嶺南風格、時代氣息的新地標。”這是中山市副市長、中心組團管委會主任高瑞生對岐江新城的期待。在他看來,岐江新城資源條件、地理區位得天獨厚,是中山城市新客廳的最優選擇。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